课题组成员:徐强王军郭杰卞茜陆玉尧 姚丽华 赵昱霖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镇江解放70周年。镇江这座历史悠久、山水秀丽的城市,随着解放而重新焕发生机,随着新中国成立而一同成长发展。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300万镇江人民齐心协力砥砺奋进,推动镇江不断向前,镇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旨在对镇江70年来发展实践的成果进行梳理;同时,按照对标苏南要求,将镇江与苏南平均及苏南四市作横向比较分析;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总结成功经验,提出意见建议。
一、研究文献梳理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镇江发展实践的研究资料颇多。根据课题需要,尽量选取阶段性梳理总结的资料,如新中国成立逢十周年、改革开放逢十周年等纪念文章。
(一)新中国成立逢十周年纪念文章
《镇江年鉴2000》,专设《辉煌的五十年》类目,记录50年来的镇江发展情况。内容上分为概况、农村经济、工业经济、第三产业、对外经济、城 市建设、社会事业、人民生活8个条目,并附“1949~1999年镇江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示意图”(含“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等16张图),展现了新中国成立50年来镇江取得的巨大成就。
《镇江年鉴2010》,有《镇江市解放60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专记,记录60年来镇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专记分两个部分:“艰难探索扬帆起航”部分主要叙述发展过程,前30年发展时期(1949~1978)分恢复改造阶段(1949~1957)、调整提高阶段(1958~1965)、曲折困难阶段(1966~1978),后30年发展时期(1979~2009)分改革起步阶段(1979~1991)、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3)、转型升级阶段(2004~2009)。“铸就辉煌 港城巨变”部分比较详细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镇江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叙述了经济水平今非昔比、三次产业竞相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整体小康等方面。
《镇江60年》,由镇江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编。全书分为综合篇、资料篇,综合篇收录文章20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镇江60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轨迹、辉煌成就,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分析与总结;资料篇分为“镇江市”“镇江市区”“京口区、润州区、镇江新区”“丹徒区”“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全省交流”8个部分,内容包括镇江发展历程统计图表,综合、人口、劳动、社会保障、人民生活、物价、投资、环境保护、农业、工业能源、交通邮电、国内贸易、外贸旅游、私营个体经济、财政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统计数据,及全省各市主要统计指标。
(二)改革开放逢十周年纪念文章
《光辉的二十年》,由镇江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著。该书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镇江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投身改革,加快发展,全市在各个领域取得的骄人业绩,并配以部分经济指标示意图,列举镇江之最(或第一)等,全景式、多侧面地反映了从1978年到1998年这20年镇江发生的历史性、跨越性的深刻巨变。附录部分收录了1978~1998年的大事记以及历任市委书记、市长名录、获得全国性荣誉一览表、市区20年主要地名变更情况表等。
《镇江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由镇江市史志办公室、镇江市档案局编。该书记录了1979年1月至2008年9月期间镇江发生的大事、要事,运用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镇江发生的历史性、跨越性的深刻巨变和镇江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镇江改革开放实录(1978~2012)》,由镇江市史志办公室编,分上、下两册,共收录56篇文章,涉及工业经济、商业经济、农村体制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等各领域和各地区。上册中的《镇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改革》一文,全面总结了1978年后,镇江市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的情况。其第一部分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改革历程”,即农村改革率先起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以创新企业制度为中心、全面启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事业改革逐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稳步实施;第二部分是“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启示”,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坚持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是推进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先行先试、重点突破是推进镇江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是确保改革成功的重要路径,坚持以推动发展为中心、依靠和发动群众为根基是保证改革成功的关键;第三部分是“改革永远在路上”,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紧密结合镇江实际,把各项深化改革的任务推向前进。下册中的《镇江市“六五”——“十二五”计划(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一文,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后镇江历次五年计划(规划)编制概况、五年计划(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情况和规划编制工作经验启示,集中反映了不同发展阶段五年计划(规划)的指导思想、重大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变化,以及计划(规划)实施后镇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市委书记惠建林在全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以大量数据和事例,指出这是镇江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的40年,是镇江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40年,是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是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迸发的40年。强调40年的经验弥足珍贵,即要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要求站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推动镇江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要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要切实加强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激励干部勇当改革开放的“促进派”“实干家”。
(三)党史、方志中的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镇江历史·第二卷(1949~1978)》,记录了镇江解放30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分四编,即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年4月~1956年9月)、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1956年9月~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年5月~1976年10月)、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在徘徊中前进(1976年10月~1978年12月)。在结束语部分,回顾了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并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即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
《中共镇江党史大事记(1949~1995)》,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中共镇江地区党史大事记(1949.4~1983.2),反映1949年4月至1983年2月期间镇江地区领导机关的重大活动及所辖10县1市的重大事件;中共镇江市党史大事记(1983.3~1995.12),反映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后,镇江市领导机关的重大活动及所辖4县(市)2区的要事、大事;中共镇江市(地辖)党史大事记(1949.4~1983.2),反映1949年4月至1983年2月期间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活动。该书以编年体为主,每个年份最后都列出当年的农作物生产情况,并与上一年进行比较,后面逐渐增加工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财政收支情况等。全书还附录历届地、市委和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人名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和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及国内生产总值完成情况等14份统计资料。
《中共镇江党史专题选(1949~1998)》,比较全面地记述了镇江解放近50年来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重要事件和活动。该书共选编54个党史专题资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并附录1996~1998年中共镇江党史大事记和行政区划、土地及人口概况、国内生产总值等22份统计资料,客观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同时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实践中所取得的历史经验,即高举旗帜,决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坚持发展;坚持改革,锐意进取;依靠群众,团结奋进;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从严治党,反腐倡廉。
《中国共产党镇江市历次代表大会重要文献汇编(1949~2006)》,收录了1949年4月至1983年2月的会议资料,以及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后,中共镇江市委召开的五次党的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通过的决议及选举产生的领导机构。党代会大约每五年召开一次,每次报告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每个阶段的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遇到的问题、应该注意的事项和下一步发展方向,放在今天也有参考意义。
《镇江市志》,第二十四卷“经济综情”的第一章第二节“解放后的经济发展”,记述时间范围是1949年至1985年,内容范围是工业、农业、商业,并配有表格。专记(二)“地委行署”中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记录1949年至1982年镇江地区在地委、专署管理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同新中国的建设历程一样,镇江从最初残破不堪,经历诸多奋进和波折,一步步地发展,此章节还特别记录对茅山丘陵地区的建设。
《镇江市志(1983~2005)》,第二十卷“经济综情”的第一章第二节“发展成效”,记录“七五”时期(1986~1990年)、“八五”时期(1991~1995年)、“九五”时期(1996~2000年)、“十五”时期(2001~2005年)这四个五年计划时期镇江市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对外开放的发展情况,并附有表格6张。
通过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看到镇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镇江利用自身的综合优势,抓住机会,努力提高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每次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镇江也是积极落实,奋力追赶目标。镇江也在每个阶段总结相关的经验教训,注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以制订更为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
二、70年来镇江发展成就总结
纵观70年来镇江发展轨迹,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划分为两个重要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镇江经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上运行,经历了解放初期的恢复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曲折发展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恢复并逐渐回归正轨。1978年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镇江改革开放波澜壮阔地全面展开,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奋发图强、锐意创新,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
(一)1949~1978年:艰辛探索,扬帆启航
新中国成立初期,镇江经济十分落后,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交通运输不畅,人民生活困难。面对残破不堪的城市,镇江相继开展土地改革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等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三年恢复和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市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得以较快发展,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的大好形势下,镇江各行各业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随之而来的共产风、浮夸风和三年自然灾害致使农业生产严重受损,高指标、高速度的经济建设导致经济结构比例失调,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镇江经济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工业发展时进时退,发展步伐明显放慢,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新中国成立30年来,镇江经历了战后恢复和奋进发展,虽然经历了“天灾人祸”的严重干扰,但这一时期相继建立起的一大批工业企业初步奠定了镇江现代工业的发展基础,镇江市也由解放初的一个消费城市发展成为拥有一批新兴工业企业和港口的开放城市。
1.经济水平有所提升
(1)经济总量缓慢增长。新中国成立后30年,镇江经济发展曲折艰难,经历了社会主义过渡、探索和文革拨乱反正等时期后,国民经济逐步摆脱困境,步入正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1.62亿元增加到1978年12.18亿元,增长6.5倍,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0倍,第二产业增长60.3倍,第三产业增长2.7倍;197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亿元大关;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108元增加到1978年的527元,增长3.9倍。
(2)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中国成立后30年,镇江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演变,产业结构由农业占主导地位发展至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三次产业全面发展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63.6︰7.3︰29.1调整为1978年的25.1︰60.4︰14.5,变“一、三、二”为“二、一、三”,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5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4.7个百分点。
(3)财政收支规模扩张。新中国成立后30年,通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全市财政收支能力有所提升,财政状况有所好转。全市财政总收入由1949年102万元增加到1978年2.19亿元,增长213.7倍;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1949年0.6%上升到1978年18.0%,提高17.4个百分点。
2.产业基础逐步夯实
(1)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后30年,镇江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生产能力得到释放。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49年1.36亿元增加到1978年5.94亿元,增长3.4倍,其中农业增长3.6倍,林业增长1.1倍,牧业增长3.3倍,渔业增长2.0倍;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32.6万吨增加到1978年98.9万吨,增长2.0倍;油料总产量由1949年0.4万吨增加到1978年0.9万吨,增长1.3倍;农机总动力由1949年0.23万千瓦增加到1978年46.32万千瓦;农村用电量由1949年14560万千瓦时增加到1978年17529万千瓦时。
(2)工业经济不断壮大。新中国成立后30年,镇江工业经历手工业、乡镇工业等不同发展阶段,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主体。全市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0.22亿元增加到1978年16.67亿元,增长74.8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1949年7.4%上升到1978年55.3%,提高47.9个百分点。
(3)服务业稳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30年,镇江第三产业发展主要以商贸和交通为主,呈现低位平稳发展的特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49年0.55亿元增加到1978年3.63亿元,增长5.6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由1949年38万元增加到1978年2.5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由1949年5万元增加到1978年5.60亿元。
3.城乡建设力度加大
(1)交通建设步伐加快。新中国成立后30年,借助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交汇的交通区位优势,镇江不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建力度,交通承载能力明显提升。1978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586公里,其中二级公路30公里;全社会客运量由1951年23万人增加到1978年1736万人,增长74.5倍;全社会货运量由1951年61万吨增加到1978年1170万吨,增长18.2倍;港口货物吞吐量706万吨,是1949年的58.8倍。
(2)城市建设取得进展。新中国成立后30年,镇江逐步重视城市建设投资,在财力范围内进行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1978年,全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01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69平方米;城市公交事业迅速发展,城区公交营运车辆67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标台,公交营运线路9条。
4.社会事业取得进展
(1)教育事业快速发展。1978年,全市小学在校学生33.32万人,比1949年增长2.1倍;中学在校学生16.90万人,比1949年增长30.9倍;普通高校在校学生2286人,比1949年增长5.0倍。
(2)卫生事业逐步发展。1978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524个,比1949年增长17.1倍;医院、卫生院床位数5855张,比1949年增长12.9倍;卫生技术人员6488人,其中医生2686人,比1949年增长4.4倍。
5.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197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45元;全市职工工资总额从1949年1489万元增加到1978年15369万元,增长9.32倍;职工平均工资从1949年418元增加到1978年515元,增长23.2%。
(二)1979~2018年:乘风破浪,铸就辉煌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镇江跟随全国脚步,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经济在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下迅速壮大,人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随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的胜利召开,镇江把握全国改革纵深发展的浪潮,不断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规模农业快速发展,特色、生态和观光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工业化进程加快,“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并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体;现代服务业后来居上,物流、信息、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的新要求,镇江开始了“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镇江”的新征程。出台系列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关停并转了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电子信息、光伏产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快速发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商贸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第三产业持续快于总体国民经济的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镇江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各项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1.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始终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全方位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级改革,全面参与对外经济合作交流,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
(1)经济总量迅猛增长。1978~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2.18亿元增长至40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9倍,年均增长13.1%。其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从7.36亿元和1.76亿元增长至1976.60亿元和1935.00亿元。
(2)人均产出快速提升。1979~2018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573元增加到12.69万元,增长220.5倍,年均增长1.1倍。按当年美元汇率计算,镇江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1994年、2003年、2006年、2011年分别突破1000美元、3000美元、5000美元和1万美元,2018年达19178美元,全市经济已达到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水平。
(3)地方财力显著增强。1979~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从2.13亿元增加到486.96亿元,增长227.6倍,年均增长1.1倍,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2.0%。全市财政总支出从1979年0.85亿元增加到2018年957.76亿元, 增长1125.8倍,年均增长1.2倍。
2.发展质效获得新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坚持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做大做强产业基础,不断探索行政审批、商事制度、科技创新、市场监管等各领域改革创新,“镇江智造”“镇江创造”发展意识不断增强。
(1)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1979~201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15.2%提高至47.8%,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从1990年的36.9︰44.3︰18.8调整至11.7︰43.4︰44.9,第二产业加快由大向强转变,第三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供给的重要支撑。
(2)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从1978年22.18万人增加至2017年119.34万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从1990年68件、58件增长到2018年29635件、15348件。至2017年,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加速器32个,各类在用孵化载体总面积279.58万平方米。
(3)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至2017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9.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3.9%。
3.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项改革部署,从农业农村改革逐步拓展至乡镇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涉及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绘就了一幅镇江人民敢闯敢试的辉煌画卷。
(1)市场经济活力不断激发。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随着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外商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多种经济类型蓬勃发展。至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实现总产值2623.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1.3%。
(2)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全市进出口总额从1990年0.58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118.39亿美元,增长203.1倍,年均增长1.2倍。1984~2018年,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次数从1.59万人增长至7.57万人,增长3.8倍;旅游外汇收入从76万美元增长至9424.33万美元,增长123倍。
(3)外资利用格局更加多元。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从1987年63万美元增长至2018年8.68亿美元,年均增长1.3倍。外商投资企业分布从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逐步拓展至批发零售业、科研服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新兴领域。
4.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坚持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作出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部署,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市和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1)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成效。至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71.2%,城镇常住人口增加至319.64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222平方公里,用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100%、排水管道密度11.9公里/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2.3%、绿地率40.0%,均居全省前列;人均道路面积25.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2平方米。
(2)新时代乡村建设走在前列。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富有镇江特色的新时代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至2018年,全市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100%,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
(3)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提升。坚持统筹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全力补足城乡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至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98,是全省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设区市之一。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仅相差0.1个百分点。
5.文化建设取得新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提升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水平。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镇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发展、推进社会进步作用,全力讲好新时代的镇江故事。
(1)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种途径、多种方式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切实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为全市发展凝心聚力。至2018年末,全市共有5个区、2个县级市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至2018年,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纪念)馆14个,美术馆2个,文化站59家。累计建成省级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65个,农村文化礼堂251个。
(3)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至2018年末,全市共拥有A级景区38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101家;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
6.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确保全市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1)居民收支水平快速提升。1978~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7%;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85年的54.5%、53%下降至2018年的27.6%、27.5%,居民生活处于较高水平。
(2)社会事业实现长足发展。教育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2018年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99.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市每万人拥有医师数达25.7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8.9张,每千名老人(65周岁以上)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达41张。
(3)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8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6.37万人、53.95万人、61.35万人和59.25万人,分别为2001年的2.32倍、1.36倍、2.70倍、2.45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9.68万人。
三、镇江与周边城市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镇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与苏南其他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7年,中共镇江市委七届四次全会发出“动员令”,提出大力提升发展热度,找准镇江在苏南板块中的应有地位,对标苏南加油干,真正按照苏南的理念、苏南的标准、苏南的质量来谋划推进各项工作,把“对标苏南”鲜明地写在改革发展的旗帜上。纵观70年来发展轨迹,在苏南板块中,镇江经济发展相对不充分,经济体量最小,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不高;从发展速度看,1958年后,镇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同发展较快的南京、苏州等城市差距逐步拉大;从经济结构看,镇江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始终慢于苏南整体节奏。
(一)1949~1978年:恢复发展时期,经济渐入正轨
新中国成立后30年,镇江经历了战后恢复和曲折发展阶段,全市经济逐渐步入正轨,与苏南其他四市相比,主要指标增速较快,产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1.从经济总量看。全市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与苏南其他城市的差距也进一步显现。至1978年,全市年末总人口233.90万人,比1949年增长56.2%,增速仅次于常州和南京,占苏南比重12.9%;地区生产总值12.18亿元,比1952年增长4倍,低于苏南其他四市增速,占苏南比重1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7元,比1952年增长2.2倍,增速仅高于常州,苏南其他四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600元。
2.从经济结构看。1952~197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主导演变为第二产业主导,逐步跟上苏南整体发展趋势。至197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1︰60.4︰14.5,第二产业比重比1952年提高47.3个百分点。横向对比看,苏南的三次产业结构从1952年的47︰25.2︰27.8调整为1978年的19.6︰63.3︰17.1,镇江第二产业发展同苏南其他四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1978年全市第二产业比重低于苏南2.9个百分点,比最高的无锡低8个百分点。
3.从产业发展看。农业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工业经济引擎作用初步显现,但同苏南其他四市差距逐步拉大;服务业发展不断提速,主要指标保持高位增长,发展速度快于苏南。1949~197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36亿元增加到5.94亿元,增长3.4倍,快于苏南其他四市;粮食产量从32.55万吨增加到98.90万吨,增长2倍,低于苏南平均水平。1952~1978年,工业增加值从0.30亿元增加到6.74亿元,增长21.5倍,快于苏南其他四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1.6%上升到5.6%,提高4个百分点,低于苏南其他四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49年0.55亿元增加到1978年3.63亿元,增长5.6倍,增速仅低于南京;邮电业务总量从1952年239万元增加到1978年1204万元,增长4倍,快于苏南其他四市。
4.从社会事业看。卫生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同苏南其他四市差距不断加大。1949~1978年,全市医院卫生床位数从422张增加到5855张,增长12.9倍,增速低于苏南其他四市;卫生机构数从29个增加到524个,增长17.1倍,增速仅高于无锡,低于苏南平均水平。教育事业保持高位增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从0.53万人增加到16.90万人,增长30.9倍,增速高于苏南其他四市;小学在校学生数从10.85万人增加到33.32万人,增长2.1倍,增速仅次于苏州和南京,高于苏南平均水平。
5.从人民生活看。城乡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家庭积蓄增加。1952~1978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从461元增加到521元,增长13.0%,增速仅次于南京,高于苏南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0.03亿元增加到0.97亿元,增长31.3倍,增速高于苏南其他四市。
(二)1979~1988年:改革开放初始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1.从经济总量看。随着改革开放初步实施推行,全市经济总量快速攀升,但同苏南其他城市相比,差距继续拉大。1979~1988年,全市年末总人口增长7.7%;财政总收入增长1.4倍;地区生产总值从13.41亿元增加到53.89亿元,翻了两番,仅高于南京,比增速最高的苏州低6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573元增加到2139元,增长2.7倍,仅高于南京,比增速最高的苏州低62个百分点,苏南其他四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2500元。
2.从经济结构看。1979~198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有所优化,第二产业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符合苏南整体发展趋势。至198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9︰56.9︰21.2,第二产业比重比1978年下降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6.7个百分点。横向对比看,苏南三次产业结构从19.9︰62.2︰17.9调整为15.4︰61.1︰23.5,镇江第三产业比重低于苏南2.3个百分点,比最高的南京低11.8个百分点。
3.从产业发展看。农业、工业稳定增长,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同苏南发展较快的城市仍有不小的差距。1979~198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9倍,与苏南持平,低于南京和常州;粮食产量增长15.3%,高于苏南其他四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9倍,低于苏南平均水平,比增速最高的苏州低1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7倍,低于苏南平均水平,比增速最高的苏州低93个百分点;邮电业务总量增长2.7倍,低于苏南平均水平;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8.7倍,高于苏南其他四市。
4.从社会事业看。1979~1988年,全市医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医院卫生床位数增长11.7%,低于苏南17.3个百分点;卫生机构数增长35.1%,高于苏南3.7个百分点,但同苏州、无锡等市相比仍存在差距。中高等教育更加普及,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增长1.4倍,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数增长1.7倍。
5.从人民生活看。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提升。1979~1988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8倍,低于苏南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47元增加到963元,增长5.6倍,仅次于常州;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从35元增加到443元,增长11.7倍,高于苏南其他四市。
(三)1989~1998年:改革开放推进期,经济发展持续提速
1.从经济总量看。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倍数级增长,规模总量持续攀高,站位苏南,与常州差距有所缩小,与南京、无锡、苏州三个发展较快的城市差距进一步拉大。1989~1998年,全市年末总人口增长3.7%;财政总收入增长3.1倍,低于苏南平均水平,比增速最高的南京低136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从58.93亿元增加到370.22亿元,增长5.3倍,低于苏南平均水平,比增速最高的无锡低8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312元增加到13943元,增长5倍,与南京、无锡等发展较快的城市差距进一步拉大,比增速最高的无锡低94个百分点。
2.从经济结构看。1989~199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加速优化,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高。至199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6︰56.9︰34.5,第二产业比重与1988年持平,第三产业比重比1988年提高13.3个百分点。横向对比看,苏南三次产业结构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从14.7︰60.7︰24.6调整为6.5︰55.2︰38.3,第三产业贡献率逐年提高;苏南五市中,南京三次产业结构率先演变为二、三产并重,镇江第三产业比重低于苏南3.8个百分点,比最高的南京低11.6个百分点。
3.从产业发展看。农业、工业继续稳定增长,服务业发展持续加速,同苏州、无锡等发展较快的城市差距进一步拉大。1989~199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1倍,低于苏南平均水平,低于南京和苏州;粮食产量增长6.8%,高于苏南其他四市;工业增加值增长4.9倍,高于苏南16个百分点,比增速最高的苏州低74个百分点;工业利税总额增长2.7倍,高于苏南5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倍,低于苏南平均水平,比增速最高的无锡低172个百分点;邮电业务总量增长15.2倍,低于苏南平均水平;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7.9倍,苏南其他四市增速均超过10倍。
4.对外开放情况。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快速发展。至199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5.09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25倍;实际利用外资7.57亿元,接待境外旅游者8.3万人次,分别比1989年增长28.2和3.9倍。横向对比看,同无锡、苏州等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仍有一定差距,1989~199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速低于苏南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增速低于苏南14个百分点,比增速最高的苏州低163个百分点。
5.从社会事业看。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保持较高速增长,中高等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扩大。1989~1998年,卫生机构数增长20.7%,高于苏南19.5个百分点,仅次于南京;医院卫生床位数增长13.1%,低于苏南3个百分点;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增长1.1倍;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数增长4.3倍;小学在校学生数增长2%,低于苏南5.3个百分点。
6.从人民生活看。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同苏南其他城市相比仍有差距。1989~1998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3.4倍,低于苏南5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86元增加到6019元,增长2.8倍,低于苏南其他四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988元增加到3931元,增长3倍,仅次于南京;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从592元增加到6007元,增长9.1倍,低于苏南其他四市。
(四)1999~2008年:改革开放突破期,经济发展步伐放缓
1.从经济总量看。经济总量迅猛增长,发展速度超越常州,但与苏州、无锡等发展速度位于全省前列的城市相比差距加大。1999~2008年,全市年末总人口增长1%;财政总收入增长8.2倍,低于苏南平均水平,比增速最高的苏州低179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从392.4亿元增加到1408.14亿元,增长2.6倍,低于苏南其他四市,比增速最高的苏州低13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48万元增加到5.24万元,增长2.6倍,比增速最高的苏州低98个百分点。
2.从经济结构看。1999~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所提高,至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59.9︰36.5,第三产业比重比1998年提高2个百分点。横向对比看,苏南三次产业结构从6.1︰54.7︰39.2调整为2.1︰57.5︰40.4,第三产业比重保持增长趋势;苏南五市中,南京三次产业结构率先调整为第三产业主导,镇江第三产业比重低于苏南3.9个百分点,比最高的南京低13.5个百分点。
3.从产业发展看。1999~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1.5%,高于苏南平均水平,仅次于南京;粮食产量负增长,高于苏南其他四市;工业增加值增长3倍,低于苏南平均水平,比增速最高的苏州低169个百分点;工业利税总额增长7.1倍,仅次于苏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倍,低于苏南平均水平,比增速最高的苏州低86个百分点;邮电业务总量增长1.9倍,低于苏南平均水平;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3.3倍,低于苏南其他四市。
4.对外开放情况。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继续保持较高速发展,同苏南其他四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至200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74.6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02亿美元,接待境外旅游者53.55万人次,分别比1999年增长7.1、1.4和4.8倍。横向对比看,1999~200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速低于苏南51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速低于苏南其他四市。
5.从社会事业看。同苏南其他四市相比,医疗、教育事业发展有所放缓。1999~2008年,医院卫生床位数增长10.2%,低于苏南29.5个百分点;卫生机构数负增长,低于苏南平均水平;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增长2.6倍;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数增长8.3%;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增长13.7%,低于苏南其他四市;小学在校学生数负增长。
6.从人民生活看。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站位苏南,与常州差距逐步缩小,同其他三市差距较大。1999~2008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2.3倍,低于苏南1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570元增加到1.90万元,增长1.9倍,与苏南基本持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958元增加到8703元,增长1.2倍,与苏南基本持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从6764元增加到2.56万元,增长2.8倍,低于苏南17个百分点。
(五)2009~2018年:改革开放深化期,经济逐步转型升级
1.从经济总量看。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经济增速换挡回落,逐步进入新常态。2009~2017年,全市年末总人口增长0.4%;财政总收入增长1.7倍,高于南京、苏州等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672.08亿元增加到4010.36亿元,增长1.4倍,增速仅次于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5.47万元增加到12.60万元,增长1.3倍,高于南京、无锡、苏州等市。
2.从经济结构看。2009~2017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第二产业主导演变成二、三产业并重,至2017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49.3︰47.1,第三产业比重比2008年提高10.6个百分点。横向对比看,苏南三次产业结构已经演变成第三产业主导,从2.4︰55.2︰42.4调整为1.8︰45.3︰52.9,苏南其他四市产业结构均调整为第三产业主导,镇江第三产业比重低于苏南5.8个百分点,比最高的南京低12.6个百分点。
3.从产业发展看。2009~2017年,农业、工业平稳增长,服务业后来居上,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2倍,高于南京、无锡、苏州;工业增加值增长1倍,仅次于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倍,邮电业务总量增长23.5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1.7倍,增速均高于南京、无锡、苏州。
4.对外开放情况。对外贸易增速放缓,旅游事业发展同苏南其他四市差距拉大。至2017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05.36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74.6%;实际利用外资13.53亿美元,接待境外旅游者6.96万人次,均负增长。横向对比看,2009~2017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速仅高于常州。
5.从社会事业看。同苏南其他四市相比,医疗、教育事业发展较为缓慢。2009~2017年,医院卫生床位数增长73.8%,卫生机构数增长12.6%,均低于南京、无锡、苏州。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增长5.2%,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负增长,小学在校学生数增长14.1%,均低于南京、无锡、苏州。
6.从人民生活看。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但同苏南其他城市差距拉大。2009~2017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67.3%,低于南京和苏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9万元增加到4.54万元,增长1.2倍,仅次于苏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9642元增加到2.27万元,增长1.4倍,高于南京、无锡、苏州。
7.从创新能力看。至2017年,全市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加速器32个,各类在用孵化载体总面积279.58万平方米;R&D经费支出101.86亿元,占GDP比重2.54%。横向对比看,2009~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增长2.9倍,专利申请授权量增长2.6倍,增速均仅次于南京。
(六)1979~2018年综述: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经济顺应改革大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主要指标保持高位增长,第二、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同时与苏南其他四市相比,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上的差距充分显现。
1.从经济总量看。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推行,全市经济总量持续快速攀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倍数级增长,站位苏南,与南京、无锡、苏州三个发展较快的城市差距进一步拉大。1979~2018年,全市年末总人口从235.36万人增加到270.80万人,增长15.1%,增速低于苏南其他四市,比增速最高的南京低47.3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从13.41亿元增加到4050.00亿元,增长301.0倍,增速低于苏南其他四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573元增加到12.69万元,增长220.5倍,增速仅次于苏州。
2.从经济结构看。1979~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由第二产业主导逐步演变成二、三产业并重,至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4︰48.8︰47.8,第三产业比重比1979年提高32.6个百分点。同时期,苏南三次产业结构已经演变成第三产业主导,从19.9︰62.2︰17.9调整为1.7︰45.1︰53.2,苏南其他四市产业结构均调整为第三产业主导,镇江第三产业比重低于苏南5.4个百分点,比最高的南京低13.2个百分点。
3.从产业发展看。农业、工业持续高位增长,服务业发展同苏南其他四市仍有不小的差距。1979~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6.49亿元增加到247.07亿元,增长37.1倍,增速仅次于南京和常州;粮食产量从105.58万吨增加到114万吨,增长8.0%,增速高于苏南其他四市。工业增加值从7.25亿元增加到1820.66亿元,增长250.1倍,增速仅次于苏州。至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到1360.92亿元,增长300.1倍,增速低于苏南其他四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加到5042.97亿元,增速仅高于南京,低于苏南平均水平。
4.对外开放情况。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同苏南其他四市相比差距较大。至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18.39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202.8倍;实际利用外资8.68亿元,接待境外旅游者6.96万人次,分别比1989年增长32.5和3.1倍。横向对比看,增速均低于苏南平均水平,同无锡、苏州等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差距明显。
5.从社会事业看。医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更加普及,但同苏南其他四市相比,发展较为缓慢。1979~2017年,全市医院卫生床位数从5868张增加到15169张,增长1.6倍,增速低于苏南其他四市;卫生机构数从535个增加到984个,增长83.9%,增速低于苏南平均水平。普通高等在校生数增长23.1倍;普通中学、小学在校生人数增速均低于苏南其他四市。
6.从人民生活看。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但同苏南其他城市差距拉大。1979~2017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从577元增加到7.55万元,增长129.9倍,增速低于苏南其他四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47元增加到2.27万元,增长153.6倍,增速低于苏南平均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935元增加到2017年4.54万元,增长47.5倍,增速低于苏南其他四市。
四、70年来镇江发展实践的经验和启示
七十年沧桑巨变,新征程任重道远。站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追赶超越,推动镇江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一)党的坚强领导、正确决策是稳健发展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不懈、笃定前行、开拓进取,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探索走向成熟。镇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大胆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镇江特点的发展路子,为镇江在新的历史起点奋力前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1.党的坚强领导是前进道路上的指引明灯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者、开辟者、领导者和推动者。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实践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镇江经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上运行,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恢复并逐渐回归正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1.62亿元增加到1978年12.18亿元,增长6.5倍。1978年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镇江改革开放波澜壮阔地全面展开,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1978~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2.18亿元增长至40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9倍,年均增长13.1%。
2.党的坚强领导是改革发展中的破浪航船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依然将党的领导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和制胜法宝,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无论是最初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还是此后更为广泛深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都始终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从1995年开始,镇江进入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50强,4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该成绩维持至今,值得自豪。追溯过往,镇江一直紧咬整个江苏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进行结构性调整,攻坚转型升级,协调区域发展,更是新挑战新机遇并存。从农村改革起步到推动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从城市改革试点到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社会事业改革到政府机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镇江的各项工作成果都是在党的一系列改革决策部署的领导下取得的。镇江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保证。
3.党的坚强领导是持续探索的不变信条
历史永不停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必将谱写新的华章。党的十九大鲜明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郑重规划了未来发展蓝图,我国社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镇江人民也将成为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党的坚强领导依然是关键,只有锻造好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才能夺取伟大事业的新胜利。
进入改革开放深化期,镇江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产业发展都实现了新跨越。改革开放以来,镇江经济总量迅猛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201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指标》中,镇江宜居竞争力、综合经济竞争力、宜商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分别排名第10、第26、第30、第37位。镇江始终以党的坚强领导为指引,以现代化的要求开展探索实践,先行先试、勇于创新,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和引领,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擘画了“镇江很有前途”的清晰蓝图。
(二)牢记宗旨、为民利民是砥砺前行的最高目标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 70年来,镇江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迸发。镇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篇章。
1.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镇江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明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镇江市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发展的最高目标,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镇江全市总面积38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8万,在全省设区市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若仅从GDP的“块头”来看,镇江无法与江苏其他城市相比。然而,镇江市人均GDP在江苏排第五,不仅如此,从1979年到2018年,镇江市的人均产出提升迅猛,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573元增加到12.69万元,增长220.5倍。2018年,按当年美元汇率计算,镇江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9178美元,已达到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水平。居民收支水平快速提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7%,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85年的54.5%、53%下降至27.6%、27.5%,居民生活处于较高水平。各项社会事业实现长足发展,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镇江人民切身体会到了党的民生政策的温暖,获得感与日俱增。
2.建设生态文明,巩固人民群众幸福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镇江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姿态展现新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发展更有温度、厚度和可持续性,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镇江智慧。
在强手如林的苏南板块,镇江体量虽小,却追求很大——将绿色低碳循环的种子深植城乡血脉,精准发力,智谋绿色发展,共创绿色天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生活,如今成了很多镇江人的现实生活,比如十佳民意满意工程南山绿道,兼备了外在的“城市山林”与内在的绿色生态理念之美。镇江是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也是全国低碳试点城市。近年来,镇江步履坚定走低碳路线,海绵城市、绿色建筑、低碳出行等建设成为重要实践平台;低碳生活成为民众的自觉,渗透进城市的每个角落。通过持之以恒的低碳城市建设,镇江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清,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打造低碳小镇,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共同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3.引领时代风尚,拓展人民群众安全感
保障改善民生没有休止符,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稳定而有质量的就业、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得到有力维护的社会公平正义,对迈入新时代的人民群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指出:“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镇江一直坚持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汇聚团结奋进合力。多措并举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至2019年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8%,全市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加强产业扶贫、驻村帮扶,全面摸排核查农村危房,实现贫困人口参保登记、代缴保费、享受待遇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取得新突破,医联体建设有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在探索中深化,“大爱镇江”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法治诚信氛围逐步形成。全市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镇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2015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2013年)、全国双拥模范城(1994年、1997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全国创业先进城市(2012年)等荣誉称号。
(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解放思想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只有不间断的解放思想,才能有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党和国家事业始终充满创造活力、不断打开创新局面。镇江的历史文脉中,有着变革求新的文化基因,众多杰出人物在镇江著书立说,引领风气之先,对后世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后,冲破了各种思想禁锢的镇江人民,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创新创业、劳动致富的热情和创造力充分激发出来,城乡大地呈现出奋发进取、欣欣向荣的崭新气象。
1.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深化改革创新,就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以这一要求为改革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才能扫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坚持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做大做强产业基础,不断探索行政审批、商事制度、科技创新、市场监管等各领域改革创新,“镇江智造”“镇江创造”发展意识不断增强。
1979~2018年,镇江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15.2%提高至47.8%,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从1990年的36.9︰44.3︰18.8调整至11.7︰43.4︰44.9。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至2017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9.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3.9%。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等机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有效激发创新活力,引领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发展。
2.以创新精神培育人才队伍
事业兴衰,在于人才。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优秀人才总能在民族危亡之际力挽狂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从祖冲之、沈括、苏颂等古代名家,到茅以升、戴安邦、马伟明等镇江籍院士,以及现如今的普通镇江人民,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一种勇于打破陈规、变革创新的精神。
改革开放后,镇江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从1978年的22.18万人增加至2017年的119.34万人;2018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已分别达到29635件、15348件。横向对比看,2009~2017年,镇江全市专利申请量增长2.9倍,专利申请授权量增长2.6倍,增速均仅次于南京。至2017年,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加速器32个,各类在用孵化载体总面积279.58万平方米; R&D经费支出101.86亿元,占GDP比重2.54%。要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创新推出柔性引才用才、校地合作等机制,加速产业集聚、人口导入、人才引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3.科技引擎助推新兴产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镇江市努力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聚力谋划科技引擎新驱动,强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集群高地,取得了较大成效。
近年来,镇江开展“七大重点产业”招商引资,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6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孚能锂电池、北汽新能源汽车、长城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加速推进。2019年上半年,镇江在新旧产能转换的同时,增速仍从3%升至5.9%,正是创新态势和发展韧劲的体现。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园区市场化运作,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培育壮大技术交易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向驻镇高校、科研院所等购买技术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
(四)包容开放、协同联动是迅速提升的重要路径
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镇江港自东吴时期以来,就是南北漕运的江南咽喉,历经五代久盛不衰。镇江自隋朝修建开通京杭大运河以来,因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成为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城市。1861年,镇江开埠通商,成为长江下游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大埠。千年文化的沉淀,使镇江形成了包容开放的城市性格。为了建设一个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现代化镇江,理应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积极投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发展战略,实现城市间协同联通、共同发展。
1.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城市间应该坚持开放的政策取向,推动经济联动融通,共同建设开放型城市经济。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开放、交流、融合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应有之意。
镇江必须深刻认识到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需要找准镇江定位,融入重大布局,集聚要素资源,牢牢抓住机遇。深刻把握“一体化”的核心内涵,强化“一盘棋”意识,深入谋划、主动对接、有机嵌入国家战略,以宁镇扬一体化为重要切入点,努力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要素资源、拓展发展空间。要在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和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上抓准抓实,重点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更好融入长三角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在社保、就医、教育、养老、文旅等方面为群众创造更多便利。把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优势,主动对接国家、省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构建“横贯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把港口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完善“铁公水、江海河”联动的集疏运体系,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对外开放度和城市、企业、人才国际化水平,在高水平开放中推进高质量发展。
2.坚持扩大开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是顺应全球化大势拥抱世界的40年。
《2019中国地产投资前景前50名城市》,镇江排名35位,在省内仅次于南京、苏州和无锡。是沪宁线上显著的房价洼地,也是镇江未来经济发展中可利用的比较优势,在引人引企引产业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镇江市需要加快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探索复制自贸区经验,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商务规则上接轨国际标准,在政务服务上对标国际一流,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营商环境。大力推动通关提效降费,促进外贸优进优出。鼓励现有外资企业扩大投资、转型升级,集中力量招引先进制造业外资项目,更高层次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城市的顶层规划与建设,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城市的智能化升级为城市发展与营商环境改善提供了全新可能。
3.坚持包容普惠,推动经济共同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追求幸福生活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发展正途。镇江应与周边城市超越差异分歧,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城市经济共同发展。要创新“一体化”机制,主动推动制度规则统一,坚决打破“行政区经济”束缚,打通要素流动“看不见的边界”,最大限度争取体制机制“红利”。
70年来,镇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以极大的热情和才智投入到建设家园的伟大事业中,使镇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镇江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需要统筹谋划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积极配合、主动协调,省市联手、市市互动,错位发展、共同发展,实现“虹吸效应最小化、同城效应最大化”。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打造高水平的绿色生态带、黄金经济带、文化旅游带。深化高水平开放,谋划“走出去”战略布局,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运行方式,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竞争、合作的市场秩序。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成果交流,推动企业、人才国际化。构建开放型新兴产业体系,建设自主可控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优质均衡公共服务,扩大各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和对外交往,培育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
(五)放大优势、缩小差距是追赶超越的现实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明确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实际上就是检验我们如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标准。当前镇江需要正视现实,厘清思路,不断提升发展热度,加快追赶超越速度。
1.提质增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镇江逐步进入改革开放深化期,经济转型升级。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经济增速换挡回落,逐步进入新常态。2009~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672.08亿元增加到4010.36亿元,增长1.4倍,增速仅次于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5.47万元增加到12.60万元,增长1.3倍,高于南京、无锡、苏州等市;财政总收入增长1.7倍,高于南京、苏州等市。同时,全市经济总量与南京、无锡、苏州三个发展较快的城市差距进一步拉大,第三产业比重低于苏南5.4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同苏南其他四市仍有不小的差距,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同苏南其他四市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生活水平同苏南其他城市差距拉大。要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苏南标准、苏南定位,勇于自我加压,主动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产业强市,发挥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区域物流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协同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创意生活休闲中心。
2.统筹融合,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建设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是看得见摸得着、百姓感觉最直接的民生福祉。推进高品质城乡建设,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既要有各自的建设规划,同时又要有共同建设的整体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城市和乡村融合在一起。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旧城改造,必须要保护和修建好历史文化遗产。乡村建设要逐步实现交通公路化、农业现代化、住房城市化、农田风景化。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但同苏南其他城市差距拉大。1979~2017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速低于苏南其他四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低于苏南平均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苏南其他四市。镇江需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完善乡村振兴配套政策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加快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3.和谐共生,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类必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否则最终将伤及人类自身。党中央在新发展理念中提出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法规以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绿色系列活动。镇江把握全国改革纵深发展的趋势,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镇江的鲜明特色和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台加快农村发展的系列政策,大力发展生态、高效、有机农业,特色、生态和观光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发展方向。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关停并转了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电子信息、光伏、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快速发展。要通过正向激励的措施,支持企业节能降耗;采取反向约束的办法,倒逼闲置盘活、低端升级、落后退出、僵尸企业出清。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挖掘自然禀赋和人文底蕴,提升城市美誉度、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利用自然生态良好的优势,把镇江建成现代山水花园城市和旅游文化名城。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面对机遇和挑战,面对差距和不足,迫切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实践。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就一定能书写“强富美高”新镇江崭新篇章,回答好“镇江很有前途”的时代答卷。